十万活跃用户选择,为何是Rokid乐奇?

2025-11-28

【潮汐商业评论/文】

百镜大战,愈演愈烈。

理想、阿里、小米、华为携带资金和流量入局,不过目前大多产品仍停留在概念阶段,参数很亮眼,体验却总差一口气。

行业喧嚣乍起之时,处于风暴中心的“当红炸子鸡”,Rokid乐奇已经在智能眼镜这块默默耕耘十年。

在各家都忙着抢“入场券”之际,Rokid乐奇已用实力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,今年双11,Rokid乐奇眼镜全网销售行业第一,热卖榜上也是赫赫有名。

2025年,算得上是Rokid乐奇“守得云开见月明”的一年。

从2月杭州发展大会上的提词器发言爆火,到9月份产品全球发售抢跑,再到联手巨头BOLON眼镜、邀请明星林一代言、与顶流博主“影视飓风”Tim深度合作,Rokid乐奇的确走在行业前列。

更具行业代表意义的是,半个月前Rokid乐奇举办一场发布会,将科技圈、时尚圈、娱乐圈的界限打破,让智能眼镜不再只是极客的玩具,而是成了潮人愿意戴出街的配饰,成为了年轻人追捧的科技潮品,也成为10万社区用户共同的选择。

在Rokid乐奇话题不断、破圈不断的同时,行业不禁好奇,作为一家中国创业公司,Rokid乐奇杀出重围,在全球智能眼镜舞台上大放异彩,和谷歌、苹果、Meta同台竞技,究竟做对了什么?

01 为何是Rokid乐奇定义AI眼镜?

在科技圈陷入“百镜大战”的狂欢时,如果你出门走走就会发现,各大厂商都在推智能眼镜,但真正每天戴着出门的人却寥寥无几。问题出在哪?

先看看市面上的几类产品,有的是“手机外设派”,功能离不开手机配合;有的是“拍摄神器派”,把相机功能放在首位;还有“AR炫技派”,热衷于展示酷炫的虚拟效果却找不到日常使用场景。

就连谷歌、Meta这样的国际巨头,至今也没能让智能眼镜真正融入普通人的生活。

行业喧嚣之外,巨头们集体战略失焦。

在这场看似热闹的竞争中,Rokid乐奇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。这家公司用十年时间默默做了一件事:让智能眼镜先成为一副好眼镜,再成为聪明的眼镜。

听起来简单,但这背后是他们对技术路线的十年坚持,当别人在追逐短期热点时,Rokid乐奇始终专注于“AI+AR融合”这个方向,在光学方案、语音交互等领域完成了全栈式技术布局。

更难得的是,经历了行业多次的起起落落,Rokid乐奇始终记得一个基本原则:如果一副眼镜戴起来不舒服、看起来奇怪,再智能也是白搭。

什么样的智能眼镜戴起来舒服?Rokid乐奇的答案是49克重量。

49克是什么概念?差不多就是一副普通眼镜的重量,完全摆脱了以往智能设备“傻大笨粗”的形象。

轻巧只是基础,真正的智慧体现在使用体验上。

比如你和外国朋友聊天时,翻译结果会直接显示在镜片上;演讲时,提词器就悬浮在你眼前;导航时,路线箭头会贴合在真实街道上。所有这些信息,都自然地出现在你视野里,不需要低头看手机,也不需要额外操作。

这背后的核心技术是Rokid乐奇自研的YodaOS操作系统,这个系统就像一个聪明的调度员,协调着语音、手势和视觉显示。

比如近期新增的语音便签功能,你随时说句话就能创建备忘,到时间它就会出现在你眼前提醒你。这种交互之所以自然,是因为它模拟了真实世界的交流方式。

让人意外的是,Rokid乐奇打破了科技产品的时尚魔咒

和BOLON眼镜的合作让智能眼镜首次成为潮流单品,明星林一的代言和影视飓风Tim的推荐更让智能眼镜成功破圈。

这步动作对于Rokid乐奇甚至行业来说都十分重要,不可或缺。试想,如果一副眼镜你都不愿意戴出去,再强大的功能又有什么用呢?

一副轻巧、时尚、智能、好用的眼镜,在全球众多竞争者中,率先赢得全球10万社区用户的认可,属于意料之中。

今年双11,Rokid乐奇获品类全网总销量前列,京东渠道销量同比增长1000%,全平台整体增长800%,销售额突破5000万。

要论受众喜爱程度,还得看戴的时间够不够长。

数据显示,目前Rokid乐奇眼镜用户日均佩戴时长近8小时,几乎全天佩戴,累计交互超1500万次,高达81%的用户有意愿进行产品相关内容创作与分享,对Rokid乐奇更新保持期待。

而这些用户互动数据,也会成为Rokid乐奇进阶迭代的关键源泉。

02 谁在戴Rokid乐奇?

在Youtube上,顶流博主iJustine用“Next-level”形容Rokid乐奇的轻量与自然交互,认为这是第一款“能天天戴的智能眼镜”;Linus Tech Tips旗下频道ShortCircuit,赞叹Rokid乐奇实现了“两全其美”。

这些海外用户反馈的声音,只是揭开故事一角,更真实的图景藏在数据里:Kickstarter上,Rokid乐奇凭借361万美元的众筹打破平台纪录,而25万台全球预售订单,是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、不同肤色的用户在用真金白银投票。

亚洲之外,欧洲、北美洲、大洋洲、南美洲、非洲,均被Rokid乐奇社区用户点亮。

可以说,在带显示AI眼镜赛道,Rokid乐奇正代表中国品牌第一次和全球巨头们正面交锋。

用户对Rokid乐奇的“偏爱”不是没有理由,本质上还是属于产品和用户的双向奔赴。

站在用户立场,他们不为技术参数买单,只为解决实际痛点的“价值感”付费,而想要知道用户需要什么,就需要用户“参与”进来。

Rokid乐奇的选择,是和用户共创,一方面满足用户需求,另一方面是创造用户需求。

今年2月份爆火之后,截至目前,Rokid乐奇研发团队已经完成了200项更新。

典型代表之一,是在出圈的“提词器”功能上,Rokid乐奇并没有自满于现状,而是基于用户调研,进行了三重升级:新增字号调节,支持自由定制文字大小;显示范围与位置实现无极调节,通过App一键适配演讲、对谈等多元场景;创新引入智能滚动算法,通过语音识别自动高亮当前文本,并随语速动态调整滚动节奏。

回归真实场景,这些精细化改进让用户彻底摆脱手动操作,完全专注于表达内容,的确好用。

又比如常用的翻译功能,新增本地翻译模式,没网也能多语言互译,用户不用担心海外出行没漫游的尴尬,“机翻”和专业翻译同时上线,要速度有速度,要准确有准确。

诸如此类的迭代还有“视频录制时长增加”、“AR截图”、“看一下支付”等。

尤其是“看一下支付”功能的更新,和支付宝合作,打通智能眼镜支付,更具代表意义,体现的是Rokid乐奇深入用户日常使用场景,积极和第三方巨头合作,对用户常用生态完全开放。

在AI生态构建上,Rokid乐奇打破封闭模式,汇聚多家主流大模型供用户自主选择。无论是基础对话所需的豆包、通义千问、智谱、DeepSeek,还是视觉理解场景,用户均可根据使用偏好灵活配置,真正将AI服务的选择权交还给用户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如果你想先体验Rokid乐奇,那么它可能比楼下买杯咖啡还方便,因为Rokid乐奇已经悄悄把服务网络铺到了你家门口——全国1200家线下店,覆盖23个省78个城市,预约就行。

考虑到近视用户需求,Rokid乐奇独创磁吸镜片,“咔嗒”一声就能装上,现场配镜现场体验。

实际上,不论是配镜服务,还是200次更新,Rokid乐奇都不仅仅是被动的“听劝”,也不是为了更新而更新,而是将用户作为产品联席经理,切实反馈用户需求,一起创造更好用的AI眼镜。

如今,Rokid乐奇全球10万社区用户戴着AI眼镜上天入地,在全世界各个角落留下互动痕迹。

03 中国科技定义全球交互,Rokid乐奇的下一个十年在哪?

在爆火之后,Rokid乐奇吸引了全球关注。

10月份,《连线》杂志创始主编凯文·凯利到访Rokid乐奇。

11月份,英国第四频道新闻(Channel 4 News)资深记者Lindsey Hilsum与Rokid乐奇创始人Misa深度对谈。

国际权威分析机构Yole在发布的行业报告中,将Rokid乐奇与Meta、三星、谷歌和苹果一同列为全球消费级AR领域的代表性厂商。

可以看到,目前Rokid乐奇的技术与产品实力已获得国际顶尖机构的认可,正式站上了全球竞争的舞台。

从Rokid乐奇自身的战略定位来看,它是中国科技企业中,极少数的“规则挑战者”。自创立之初,就没有在苹果、谷歌设定的规则下竞争,而是开辟一条以“交互”为核心的新赛道。

Rokid乐奇不想在中国内卷,而是要在世界定义。

去年,Rokid乐奇海外营收占比已经近40%,无论是在油管还是tiktok,海外用户反馈强烈。

核心在于,Rokid乐奇解决的是人类共性需求,而非区域性需求。

和国际科技巨头不同,因为是创业型公司,所以Rokid乐奇战略和执行都可以十分灵活,跟随市场动态而更新迭代。

当科技巨头们还在各自为战时,Rokid乐奇选择了全面开放。

从开放SDK接口到构建开发者生态,从兼容多款主流大模型到与支付宝等第三方深度合作,这种开放战略看似放弃了短期壁垒,实则是在构建更深层次的护城河。

与Meta的对比最能说明问题。

Meta Ray-Ban Display依然延续着封闭生态的传统,将用户锁定在自家社交体系内;而Rokid乐奇则把选择权完全交给用户,从AI模型到应用服务,用户永远有多元选择。

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软件层面,更深入到产品哲学理念:一方试图建立新的垄断,另一方则在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。

开放性带来的直接回报就是惊人的迭代速度,当Meta需要数月才能完成一次产品更新时,Rokid乐奇能在数周内响应用户需求并推出优化版本。

另一方面,支撑这种速度的是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优势。比如,与蓝思科技、JBD等本土伙伴的深度合作,让Rokid乐奇敢于押注Micro-LED+衍射光波导这样的前沿技术路线。

凯文·凯利在新书《2049》中预言智能手机将被智能眼镜终结。在下一个十年,或许这个预言会被Rokid乐奇的实践逐渐验证。

但比预言更重要的是行动,通过将交互体验做到极致,通过构建开放的开发者生态,通过保持快速迭代的产品节奏,Rokid乐奇正在将“中国制造”升级为“中国创造”。

Rokid乐奇的下一个十年,不在于能否复制苹果的封闭生态奇迹,而在于能否成功证明,在智能穿戴时代,开放、敏捷、用户导向的交互范式,同样能成为全球标准。


分享